高階函數
Curried functions
本質上,Haskell 的所有函數都只有一個參數,那麼我們先前編那麼多含有多個參數的函數又是怎麼回事? 呵,小伎倆! 所有多個參數的函數都是 Curried functions。 什麼意思呢? 取一個例子最好理解,就拿我們的好朋友 max
函數說事吧。它看起來像是取兩個參數,回傳較大的那個數。 實際上,執行 max 4 5
時,它會首先回傳一個取一個參數的函數,其回傳值不是 4 就是該參數,取決於誰大。 然後,以 5 為參數呼叫它,並取得最終結果。 這聽著挺繞口的,不過這一概念十分的酷! 如下的兩個呼叫是等價的:
把空格放到兩個東西之間,稱作函數呼叫。它有點像個運算符,並擁有最高的優先順序。 看看 max
函數的型別: max :: (Ord a) => a -> a -> a
。 也可以寫作: max :: (Ord a) => a -> (a -> a)
。 可以讀作 max
取一個參數 a
,並回傳一個函數(就是那個 ->
),這個函數取一個 a
型別的參數,回傳一個a。 這便是為何只用箭頭來分隔參數和回傳值型別。
這樣的好處又是如何? 簡言之,我們若以不全的參數來呼叫某函數,就可以得到一個不全呼叫的函數。 如果你高興,構造新函數就可以如此便捷,將其傳給另一個函數也是同樣方便。
看下這個函數,簡單至極:
我們若執行 mulThree 3 5 9
或 ((mulThree 3) 5) 9
,它背後是如何運作呢? 首先,按照空格分隔,把 3
交給 mulThree
。 這回傳一個回傳函數的函數。 然後把 5
交給它,回傳一個取一個參數並使之乘以 15
的函數。 最後把 9
交給這一函數,回傳 135
。 想想,這個函數的型別也可以寫作 multThree :: (Num a) => a -> (a -> (a -> a))
,->
前面的東西就是函數取的參數,後面的東西就是其回傳值。所以說,我們的函數取一個 a
,並回傳一個型別為 (Num a) => a -> (a -> a)
的函數,類似,這一函數回傳一個取一個 a
,回傳一個型別為 (Num a) => a -> a
的函數。 而最後的這個函數就只取一個 a
並回傳一個 a
,如下:
前面提到,以不全的參數呼叫函數可以方便地創造新的函數。例如,搞個取一數與 100 比較大小的函數該如何? 大可這樣:
用 99 呼叫它,就可以得到一個 GT
。 簡單。 注意下在等號兩邊都有 x
。 想想 compare 100
會回傳什麼?一個取一數與 100 比較的函數。 Wow,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 這樣重寫:
型別聲明依然相同,因為 compare 100
回傳函數。compare
的型別為 (Ord a) => a -> (a -> Ordering)
,用 100 呼叫它後回傳的函數型別為 (Num a, Ord a) => a -> Ordering
,同時由於 100 還是 Num
型別類的實例,所以還得另留一個類約束。
Yo! 你得保證已經弄明白了 Curried functions 與不全呼叫的原理,它們很重要!
中綴函數也可以不全呼叫,用括號把它和一邊的參數括在一起就行了。 這回傳一個取一參數並將其補到缺少的那一端的函數。 一個簡單函數如下:
呼叫 divideByTen 200
就是 (/10) 200
,和 200 / 10
等價。
一個檢查字元是否為大寫的函數:
唯一的例外就是 -
運算符,按照前面提到的定義,(-4)
理應回傳一個並將參數減 4 的函數,而實際上,處于計算上的方便,(-4)
表示負 4
。 若你一定要弄個將參數減 4 的函數,就用 subtract
好了,像這樣 (subtract 4)
.
若不用 let
給它命名或傳到另一函數中,在 ghci 中直接執行 multThree 3 4
會怎樣?
ghci 說,這一表達式回傳了一個 a -> a
型別的函數,但它不知道該如何顯示它。 函數不是 Show
型別類的實例,所以我們不能得到表示一函數內容的字串。 若在 ghci 中計算 1+1
,它會首先計算得 2
,然後呼叫 show 2
得到該數值的字串表示,即 "2"
,再輸出到屏幕.
是時候了,來點高階函數!
Haskell 中的函數可以取另一個函數做參數,也可以回傳函數。 舉個例子,我們弄個取一個函數並呼叫它兩次的函數.
首先注意這型別聲明。 在此之前我們很少用到括號,因為 (->)
是自然的右結合,不過在這裡括號是必須的。 它標明了首個參數是個參數與回傳值型別都是a的函數,第二個參數與回傳值的型別也都是a。 我們可以用 Curried functions 的思路來理解這一函數,不過免得自尋煩惱,我們姑且直接把它看作是取兩個參數回傳一個值,其首個參數是個型別為 (a->a)
的函數,第二個參數是個 a
。 該函數的型別可以是 (Int->Int)
,也可以是 (String->String)
,但第二個參數必須與之一致。
這個函數是相當的簡單,就拿參數 f
當函數,用 x
呼叫它得到的結果再去呼叫它。也就可以這樣玩:
看,不全呼叫多神奇! 如果有個函數要我們給它傳個一元函數,大可以不全呼叫一個函數讓它剩一個參數,再把它交出去。
接下來我們用高階函數的編程思想來實現個標準庫中的函數,它就是 zipWith
。 它取一個函數和兩個 List 做參數,並把兩個 List 交到一起(使相應的元素去呼叫該函數)。 如下就是我們的實現:
看下這個型別聲明,它的首個參數是個函數,取兩個參數處理交叉,其型別不必相同,不過相同也沒關係。 第二三個參數都是 List,回傳值也是個 List。 第一個 List中元素的型別必須是a,因為這個處理交叉的函數的第一個參數是a。 第二個 List 中元素的型別必為 b
,因為這個處理交叉的函數第二個參數的型別是 b
。 回傳的 List 中元素型別為 c
。 如果一個函數說取一個型別為 a->b->c
的函數做參數,傳給它個 a->a->c
型別的也是可以的,但反過來就不行了。 可以記下,若在使用高階函數的時候不清楚其型別為何,就先忽略掉它的型別聲明,再到 ghci 下用 :t
命令來看下 Haskell 的型別推導.
這函數的行為與普通的 zip
很相似,邊界條件也是相同,只不過多了個參數,即處理元素交叉的函數。它關不着邊界條件什麼事兒,所以我們就只留一個 _
。後一個模式的函數體與 zip
也很像,只不過這裡是 f x y
而非 (x,y)
。 只要足夠通用,一個簡單的高階函數可以在不同的場合反覆使用。 如下便是我們 zipWith'
函數本領的冰山一角:
如你所見,一個簡單的高階函數就可以玩出很多花樣。命令式語言使用 for
、while
、賦值、狀態檢測來實現功能,再包起來留個介面,使之像個函數一樣呼叫。而函數式語言使用高階函數來抽象出常見的模式,像成對遍歷並處理兩個 List 或從中篩掉自己不需要的結果。
接下來實現標準庫中的另一個函數 flip
,flip
簡單地取一個函數作參數並回傳一個相似的函數,只是它們的兩個參數倒了個。
從這型別聲明中可以看出,它取一個函數,其參數型別分別為 a
和 b
,而它回傳的函數的參數型別為 b
和 a
。 由於函數預設都是柯裡化的,->
為右結合,這裡的第二對括號其實並無必要,(a -> b -> c) -> (b -> a -> c)
與 (a -> b -> c) -> (b -> (a -> c))
等價,也與 (a -> b -> c) -> b -> a -> c
等價。 前面我們寫了 g x y = f y x
,既然這樣可行,那麼 f y x = g x y
不也一樣? 這一來我們可以改成更簡單的寫法:
在這裡我們就利用了 Curried functions 的優勢,只要呼叫 flip' f
而不帶 y
和x
,它就會回傳一個倆參數倒個的函數。 flip
處理的函數往往都是用來傳給其他函數呼叫,於是我們可以發揮 Curried functions 的優勢,預先想好發生完全呼叫的情景並處理好回傳值.
map 與 filter
map 取一個函數和 List 做參數,遍歷該 List 的每個元素來呼叫該函數產生一個新的 List。 看下它的型別聲明和實現:
從這型別聲明中可以看出,它取一個取 a
回傳 b
的函數和一組 a
的 List,並回傳一組 b
。 這就是 Haskell 的有趣之處:有時只看型別聲明就能對函數的行為猜個大致。map
函數多才多藝,有一百萬種用法。如下是其中一小部分:
你可能會發現,以上的所有程式碼都可以用 List Comprehension 來替代。map (+3) [1,5,3,1,6]
與 [x+3 | x <- [1,5,3,1,6]
完全等價。
filter 函數取一個限制條件和一個 List,回傳該 List 中所有符合該條件的元素。它的型別聲明及實現大致如下:
很簡單。只要 p x
所得的結果為真,就將這一元素加入新 List,否則就無視之。幾個使用範例:
同樣,以上都可以用 List Comprehension 的限制條件來實現。並沒有教條規定你必須在什麼情況下用 map
和 filter
還是 List Comprehension,選擇權歸你,看誰舒服用誰就是。 如果有多個限制條件,只能連着套好幾個 filter
或用 &&
等邏輯函數的組合之,這時就不如 List comprehension 來得爽了。
還記得上一章的那個 quicksort
函數麼? 我們用到了 List Comprehension 來過濾大於或小於錨的元素。 換做 filter
也可以實現,而且更加易讀:
map
和 filter
是每個函數式程式設計師的麵包黃油(呃,map
和 filter
還是 List Comprehension 並不重要)。 想想前面我們如何解決給定周長尋找合適直角三角形的問題的? 在命令式編程中,我們可以套上三個循環逐個測試當前的組合是否滿足條件,若滿足,就打印到屏幕或其他類似的輸出。 而在函數式編程中,這行就都交給 map
和 filter
。 你弄個取一參數的函數,把它交給 map
過一遍 List,再 filter
之找到合適的結果。 感謝 Haskell 的惰性,即便是你多次 map
一個 `List
也只會遍歷一遍該 List,要找出小於 100000 的數中最大的 3829 的倍數,只需過濾結果所在的 List 就行了.
要找出小於 100000 的 3829 的所有倍數,我們應當過濾一個已知結果所在的 List.
首先,取一個降序的小於 100000 所有數的 List,然後按照限制條件過濾它。 由於這個 List 是降序的,所以結果 List 中的首個元素就是最大的那個數。惰性再次行動! 由於我們只取這結果 List 的首個元素,所以它並不關心這 List 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在找到首個合適的結果處運算就停止了。
接下來,我們就要找出所有小於 10000 且为奇的平方的和,得先提下 takeWhile 函數,它取一個限制條件和 List 作參數,然後從頭開始遍歷這一 List,並回傳符合限制條件的元素。 而一旦遇到不符合條件的元素,它就停止了。 如果我們要取出字串 "elephants know how to party"
中的首個單詞,可以 takeWhile (/=' ') "elephants know how to party"
,回傳 "elephants"
。okay,要求所有小於 10000 的奇數的平方的和,首先就用 (^2)
函數 map
掉這個無限的 List [1..]
。然後過濾之,只取奇數就是了。 在大於 10000 處將它斷開,最後前面的所有元素加到一起。 這一切連寫函數都不用,在 ghci 下直接搞定.
不錯! 先從幾個初始數據(表示所有自然數的無限 List),再 map
它,filter
它,切它,直到它符合我們的要求,再將其加起來。 這用 List comprehension 也是可以的,而哪種方式就全看你的個人口味.
感謝 Haskell 的惰性特質,這一切才得以實現。 我們之所以可以 map
或 filter
一個無限 List,是因為它的操作不會被立即執行,而是拖延一下。只有我們要求 Haskell 交給我們 sum
的結果的時候,sum
函數才會跟 takeWhile
說,它要這些數。takeWhile
就再去要求 filter
和 map
行動起來,並在遇到大於等於 10000 時候停止. 下個問題與 Collatz 序列有關,取一個自然數,若為偶數就除以 2。 若為奇數就乘以 3 再加 1。 再用相同的方式處理所得的結果,得到一組數字構成的的鏈。它有個性質,無論任何以任何數字開始,最終的結果都會歸 1。所以若拿 13 當作起始數,就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序列 13,40,20,10,5,16,8,4,2,1
。13*3+1
得 40,40 除 2 得 20,如是繼續,得到一個 10 個元素的鏈。
好的,我們想知道的是: 以 1 到 100 之間的所有數作為起始數,會有多少個鏈的長度大於 15?
該鏈止於 1,這便是邊界條件。標準的遞歸函數:
yay! 貌似工作良好。 現在由這個函數來告訴我們結果:
我們把 chain
函數 map
到 [1..100]
,得到一組鏈的 List,然後用個限制條件過濾長度大於 15 的鏈。過濾完畢後就可以得出結果list中的元素個數.
用 map
,我們可以寫出類似 map (*) [0..]
之類的程式碼。 如果只是為了例證 Curried functions 和不全呼叫的函數是真正的值及其原理,那就是你可以把函數傳遞或把函數裝在 List 中(只是你還不能將它們轉換為字串)。 迄今為止,我們還只是 map
單參數的函數到 List,如 map (*2) [0..]
可得一組型別為 (Num a) => [a]
的 List,而 map (*) [0..]
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的型別為 (Num a) => a -> a -> a
,用單個參數呼叫二元函數會回傳一個一元函數。如果用 *
來 map
一個 [0..]
的 List,就會得到一組一元函數組成的 List,即 (Num a) => [a->a]
。map (*) [0..]
所得的結果寫起來大約就是 [(0*),(1*),(2*)..]
.
取所得 List 的第五個元素可得一函數,與 (*4)
等價。 然後用 5
呼叫它,與 (* 4) 5
或 4*5
都是等價的.
lambda
lambda 就是匿名函數。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傳給高階函數一個函數,而這函數我們只會用這一次,這就弄個特定功能的 lambda。編寫 lambda,就寫個 \
(因為它看起來像是希臘字母的 lambda -- 如果你斜視的厲害),後面是用空格分隔的參數,->
後面就是函數體。通常我們都是用括號將其括起,要不然它就會佔據整個右邊部分。
向上 5 英吋左右,你會看到我們在 numLongChain
函數中用 where
語句聲明了個 isLong
函數傳遞給了 filter
。好的,用 lambda 代替它。
lambda 是個表達式,因此我們可以任意傳遞。表達式 (\xs -> length xs > 15)
回傳一個函數,它可以告訴我們一個 List 的長度是否大於 15。
不熟悉 Curried functions 與不全呼叫的人們往往會寫出很多 lambda,而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沒必要的。例如,表達式 map (+3) [1,6,3,2]
與 map (\x -> x+3) [1,6,3,2]
等價,(+3)
和 (\x -> x+3)
都是給一個數加上 3。不用說,在這種情況下不用 lambda 要清爽的多。
和普通函數一樣,lambda 也可以取多個參數。
同普通函數一樣,你也可以在 lambda 中使用模式匹配,只是你無法為一個參數設置多個模式,如 []
和 (x:xs)
。lambda 的模式匹配若失敗,就會引發一個運行時錯誤,所以慎用!
一般情況下,lambda 都是括在括號中,除非我們想要後面的整個語句都作為 lambda 的函數體。很有趣,由於有柯裡化,如下的兩段是等價的:
這樣的函數聲明與函數體中都有 ->
,這一來型別聲明的寫法就很明白了。當然第一段程式碼更易讀,不過第二個函數使得柯裡化更容易理解。
有些時候用這種語句寫還是挺酷的,我覺得這應該是最易讀的 flip
函數實現了:
儘管這與 flip' f x y = f y x
等價,但它可以更明白地表示出它會產生一個新的函數。flip
常用來處理一個函數,再將回傳的新函數傳遞給 map
或 filter
。所以如此使用 lambda 可以更明確地表現出回傳值是個函數,可以用來傳遞給其他函數作參數。
關鍵字 fold
回到當初我們學習遞歸的情景。我們會發現處理 List 的許多函數都有固定的模式,通常我們會將邊界條件設置為空 List,再引入 (x:xs)
模式,對單個元素和餘下的 List 做些事情。這一模式是如此常見,因此 Haskell 引入了一組函數來使之簡化,也就是 fold
。它們與map有點像,只是它們回傳的是單個值。
一個 fold
取一個二元函數,一個初始值(我喜歡管它叫累加值)和一個需要摺疊的 List。這個二元函數有兩個參數,即累加值和 List 的首項(或尾項),回傳值是新的累加值。然後,以新的累加值和新的 List 首項呼叫該函數,如是繼續。到 List 遍歷完畢時,只剩下一個累加值,也就是最終的結果。
首先看下 foldl 函數,也叫做左摺疊。它從 List 的左端開始摺疊,用初始值和 List 的頭部呼叫這二元函數,得一新的累加值,並用新的累加值與 List 的下一個元素呼叫二元函數。如是繼續。
我們再實現下 sum
,這次用 fold
替代那複雜的遞歸:
測試下,一二三~
我們深入看下 fold
的執行過程:\acc x-> acc + x
是個二元函數,0
是初始值,xs
是待摺疊的 List。一開始,累加值為 0
,當前項為 3
,呼叫二元函數 0+3
得 3
,作新的累加值。接着來,累加值為 3
,當前項為 5
,得新累加值 8
。再往後,累加值為 8
,當前項為 2
,得新累加值 10
。最後累加值為 10
,當前項為 1
,得 11
。恭喜,你完成了一次摺疊 (fold)
!
左邊的這個圖表示了摺疊的執行過程,一步又一步(一天又一天!)。淺棕色的數字都是累加值,你可以從中看出 List 是如何從左端一點點加到累加值上的。唔對對對!如果我們考慮到函數的柯裡化,可以寫出更簡單的實現:
這個 lambda 函數 (\acc x -> acc + x )
與 (+)
等價。我們可以把 xs
等一應參數省略掉,反正呼叫 foldl (+) 0
會回傳一個取 List 作參數的函數。通常,如果你的函數類似 foo a = bar b a
, 大可改為 foo = bar b
。有柯裡化嘛。
呼呼,進入右摺疊前我們再實現個用到左摺疊的函數。大家肯定都知道 elem
是檢查某元素是否屬於某 List 的函數吧,我就不再提了(唔,剛提了)。用左摺疊實現它:
好好好,這裡我們有什麼?起始值與累加值都是布爾值。在處理 fold
時,累加值與最終結果的型別總是相同的。如果你不知道怎樣對待起始值,那我告訴你,我們先假設它不存在,以 False
開始。我們要是 fold
一個空 List,結果就是 False
。然後我們檢查當前元素是否為我們尋找的,如果是,就令累加值為 True
,如果否,就保留原值不變。若 False
,及表明當前元素不是。若 True
,就表明已經找到了。
右摺疊 foldr 的行為與左摺疊相似,只是累加值是從 List 的右邊開始。同樣,左摺疊的二元函數取累加值作首個參數,當前值為第二個參數(即 \acc x -> ...
),而右摺疊的二元函數參數的順序正好相反(即 \x acc -> ...
)。這倒也正常,畢竟是從右端開始摺疊。
累加值可以是任何型別,可以是數值,布爾值,甚至一個新的 List。我們可以用右 fold
實現 map
函數,累加值就是個 List。將 map
處理過的元素一個一個連到一起。很容易想到,起始值就是空 List。
如果我們用 (+3)
來映射 [1,2,3]
,它就會先到達 List 的右端,我們取最後那個元素,也就是 3
來呼叫 (+3)
,得 6
。追加 (:)
到累加值上,6:[]
得 [6]
並成為新的累加值。用 2
呼叫 (+3)
,得 5
,追加到累加值,於是累加值成了 [5,6]
。再對 1
呼叫 (+3)
,並將結果 4 追加到累加值,最終得結果 [4,5,6]
。
當然,我們也完全可以用左摺疊來實現它,map' f xs = foldl (\acc x -> acc ++ [f x]) [] xs
就行了。不過問題是,使用 (++)
往 List 後面追加元素的效率要比使用 (:)
低得多。所以在生成新 List 的時候人們一般都是使用右摺疊。
反轉一個 List,既也可以通過右摺疊,也可以通過左摺疊。有時甚至不需要管它們的分別,如 sum
函數的左右摺疊實現都是十分相似。不過有個大的不同,那就是右摺疊可以處理無限長度的資料結構,而左摺疊不可以。將無限 List 從中斷開執行左摺疊是可以的,不過若是向右,就永遠到不了頭了。
所有遍歷 List 中元素並據此回傳一個值的操作都可以交給 fold
實現。無論何時需要遍歷 List 並回傳某值,都可以嘗試下 fold
。因此,fold
的地位可以說與 map
和 filter
並駕齊驅,同為函數式編程中最常用的函數之一。
foldl1 與 foldr1 的行為與 foldl
和 foldr
相似,只是你無需明確提供初始值。他們假定 List 的首個(或末尾)元素作為起始值,並從旁邊的元素開始摺疊。這一來,sum
函數大可這樣實現:sum = foldl1 (+)
。這裡待摺疊的 List 中至少要有一個元素,若使用空 List 就會產生一個運行時錯誤。不過 foldl
和 foldr
與空 List 相處的就很好。所以在使用 fold
前,應該先想下它會不會遇到空 List,如果不會遇到,大可放心使用 foldr1
和 foldl1
。
為了體會 fold
的威力,我們就用它實現幾個庫函數:
僅靠模式匹配就可以實現 head
函數和 last
函數,而且效率也很高。這裡只是為了演示,用 fold
的實現方法。我覺得我們這個 reverse'
定義的相當聰明,用一個空 List 做初始值,並向左展開 List,從左追加到累加值,最後得到一個反轉的新 List。\acc x -> x : acc
有點像 :
函數,只是參數順序相反。所以我們可以改成 foldl (flip (:)) []
。
有個理解摺疊的思路:假設我們有個二元函數 f
,起始值 z
,如果從右摺疊 [3,4,5,6]
,實際上執行的就是 f 3 (f 4 (f 5 (f 6 z)))
。f
會被 List 的尾項和累加值呼叫,所得的結果會作為新的累加值傳入下一個呼叫。假設 f
是 (+)
,起始值 z
是 0
,那麼就是 3 + (4 + (5 + (6 + 0)))
,或等價的首碼形式:(+) 3 ((+) 4 ((+) 5 ((+) 6 0)))
。相似,左摺疊一個 List,以 g
為二元函數,z
為累加值,它就與 g (g (g (g z 3) 4) 5) 6
等價。如果用 flip (:)
作二元函數,[]
為累加值(看得出,我們是要反轉一個 List),這就與 flip (:) (flip (:) (flip (:) (flip (:) [] 3) 4) 5) 6
等價。顯而易見,執行該表達式的結果為 [6,5,4,3]
。
scanl 和 scanr 與 foldl
和 foldr
相似,只是它們會記錄下累加值的所有狀態到一個 List。也有 scanl1 和 scanr1。
當使用 scanl
時,最終結果就是 List 的最後一個元素。而在 scanr
中則是第一個。
scan
可以用來跟蹤 fold
函數的執行過程。想想這個問題,取所有自然數的平方根的和,尋找在何處超過 1000? 先map sqrt [1..]
,然後用個 fold
來求它們的和。但在這裡我們想知道求和的過程,所以使用 scan
,scan
完畢時就可以得到小於 1000 的所有和。所得結果 List 的第一個元素為 1,第二個就是 1+根2,第三個就是 1+根2+根3。若有 x
個和小於 1000,那結果就是 x+1
。
有$的函數呼叫
好的,接下來看看 $ 函數。它也叫作函數呼叫符。先看下它的定義:
什麼鬼東西?這沒啥意義的操作符?它只是個函數呼叫符罷了?好吧,不全是,但差不多。普通的函數呼叫符有最高的優先順序,而 $
的優先順序則最低。用空格的函數呼叫符是左結合的,如 f a b c
與 ((f a) b) c
等價,而 $
則是右結合的。
聽著不錯。但有什麼用?它可以減少我們程式碼中括號的數目。試想有這個表達式: sum (map sqrt [1..130])
。由於低優先順序的 $
,我們可以將其改為 sum $ map sqrt [1..130]
,可以省敲不少鍵!sqrt 3 + 4 + 9
會怎樣?這會得到 9,4 和根3 的和。若要取 (3+4+9)
的平方根,就得 sqrt (3+4+9)
或用 $
:sqrt $ 3+4+9
。因為 $
有最低的優先順序,所以你可以把$看作是在右面寫一對括號的等價形式。
sum (filter (> 10) (map (*2) [2..10]))
該如何?嗯,$
是右結合,f (g (z x))
與 f $ g $ z x
等價。所以我們可以將 sum (filter (> 10) (map (*2) [2..10])
重寫為 sum $ filter (> 10) $ map (*2) [2..10]
。
除了減少括號外,$
還可以將數據作為函數使用。例如映射一個函數呼叫符到一組函數組成的 List:
Function composition
Haskell 中的函數組合與之很像,即 . 函數。其定義為:
注意下這型別聲明,f
的參數型別必須與 g
的回傳型別相同。所以得到的組合函數的參數型別與 g
相同,回傳型別與 f
相同。表達式 negate . (*3)
回傳一個求一數字乘以 3 後的負數的函數。
函數組合的用處之一就是生成新函數,並傳遞給其它函數。當然我們可以用 lambda 實現,但大多數情況下,使用函數組合無疑更清楚。假設我們有一組由數字組成的 List,要將其全部轉為負數,很容易就想到應先取其絶對值,再取負數,像這樣:
注意下這個 lambda 與那函數組合是多麼的相像。用函數組合,我們可以將程式碼改為:
漂亮!函數組合是右結合的,我們同時組合多個函數。表達式 f (g (z x))
與 (f . g . z) x
等價。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可以將
改為:
不過含多個參數的函數該怎麼辦?好,我們可以使用不全呼叫使每個函數都只剩下一個參數。sum (replicate 5 (max 6.7 8.9))
可以重寫為 (sum . replicate 5 . max 6.7) 8.9
或 sum . replicate 5 . max 6.7 $ 8.9
。在這裡會產生一個函數,它取與 max 6.7
同樣的參數,並使用結果呼叫 replicate 5
再用 sum
求和。最後用 8.9
呼叫該函數。不過一般你可以這麼讀,用 8.9 呼叫 max 6.7
,然後使它 replicate 5
,再 sum
之。如果你打算用函數組合來替掉那堆括號,可以先在最靠近參數的函數後面加一個 $
,接着就用 .
組合其所有函數呼叫,而不用管最後那個參數。如果有這樣一段程式碼:replicate 100 (product (map (*3) (zipWith max [1,2,3,4,5] [4,5,6,7,8])))
,可以改為:replicate 100 . product . map (*3) . zipWith max [1,2,3,4,5] $ [4,5,6,7,8]
。如果表達式以 3 個括號結尾,就表示你可以將其修改為函數組合的形式。
函數組合的另一用途就是定義 point free style (也稱作 pointless style) 的函數。就拿我們之前寫的函數作例子:
等號的兩端都有個 xs
。由於有柯裡化 (Currying),我們可以省掉兩端的 xs
。foldl (+) 0
回傳的就是一個取一 List 作參數的函數,我們把它修改為 sum' = foldl (+) 0
,這就是 point free style。下面這個函數又該如何改成 point free style 呢?
像剛才那樣簡單去掉兩端的 x
是不行的,函數定義中 x
的右邊還有括號。cos (max 50)
是有錯誤的,你不能求一個函數的餘弦。我們的解決方法就是,使用函數組合。
漂亮!point free style 會令你去思考函數的組合方式,而非數據的傳遞方式,更加簡潔明瞭。你可以將一組簡單的函數組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個複雜的函數。不過函數若過于複雜,再使用 point free style 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構造較長的函數組合鏈是不被鼓勵的(雖然我本人熱衷于函數組合)。更好的解決方法,就是使用 let
語句給中間的運算結果綁定一個名字,或者說把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再組合到一起。這樣一來我們程式碼的讀者就可以輕鬆些,不必要糾結那巨長的函數組合鏈了。
在 map
和 filter
那節中,我們求了小於 10000 的所有奇數的平方的和。如下就是將其置於一個函數中的樣子:
身為函數組合狂人,我可能會這麼寫:
不過若是給別人看,我可能就這麼寫了:
這段程式碼可贏不了程式碼花樣大賽,不過我們的讀者可能會覺得它比函數組合鏈更好看。
Last updated